大山的女儿-剧情简介
从百色大山走出的壮家女儿黄文秀,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硕士学业后,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2018年春天,她主动请缨来到广西最贫困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初到百坭村,黄文秀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她白天挨家挨户走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困难;晚上与村干部们挑灯夜战,研究脱贫方案。从修建基础设施到发展特色产业,从改善教育条件到解决饮水难题,她用一年多的辛勤付出,带领88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2019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将这位年仅30岁的扶贫干部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但黄文秀播下的希望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她的同事们接过接力棒,继续完成她未竟的事业。如今,百坭村焕发新颜,黄文秀生前规划的蓝图一一实现,她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扶贫赞歌。
观看地址:
同类型电视剧
推荐电视剧
大山的女儿-详细介绍
《大山的女儿》于2022年06月26日播出;由雷献禾、王菁执导,郭中束编剧,杨蓉 、 刘奕君主演,杜晓帆 、 涓子 、 李君峰 、 王晴 、 陆玲 、 郑晓宁 、 何音 、 王新军 、 谈莉娜 、 赵亮 、 陈创 、 许文广 、 孙清 、 苏丽 、 张蓝艺 、 冯海煜 、 万佳乐 、 苗清 、 贺加 、 李琦共同出演的一部30集青春、剧情类型的国产剧。
《大山的女儿》:用生命诠释初心,新时代青春最美的模样
剧情介绍
《大山的女儿》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黄文秀(杨蓉 饰)放弃大城市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广西百色,主动请缨到最贫困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她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带领88户贫困户脱贫,却在扶贫路上因公殉职,用30岁的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赞歌。
剧情分析
第一部分:人生的选择
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黄文秀面临人生抉择:留京发展或返乡扶贫。在导师的不解和同学的惋惜中,她坚定选择回到家乡百色。
第二部分:初到百坭的困境
初到百坭村遭遇"三不欢迎":村民不信任、村干部不配合、语言不通。黄文秀用"驻村日记"记录每家每户情况,用真诚打破隔阂。
第三部分:扶贫攻坚战
带领村民种植砂糖橘、发展电商
修建通村公路解决运输难题
为失学儿童争取重返校园机会
第四部分:暴雨中的永恒
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冒雨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第五部分:精神的延续
黄文秀牺牲后,接力队员继续完成她的扶贫规划。2020年,百坭村实现整村脱贫,她绘制的蓝图一一实现。
主要角色
黄文秀(杨蓉 饰)
角色特点:坚韧执着,既有书卷气又有泥土味,笔记本不离手
细节刻画:为学当地方言录制教学磁带,雨天帮村民收玉米
农战山(刘奕君 饰)
角色特点:村支书,初始对"镀金干部"心存质疑
转变过程:从冷眼旁观到全力支持,成为黄文秀最得力的搭档
黄文秀父亲
关键台词:"读了书更要记得回馈家乡"
象征意义:代表老一辈对土地的深情,是黄文秀的精神源泉
剧集亮点
真实还原的震撼力
1:1复刻黄文秀生前居住的宿舍
使用她真实的驻村日记作为旁白
艺术表达的创新
采用纪实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用诗意的镜头语言展现大山之美
细节中的感染力
黄文秀总背着的帆布包和运动鞋
村民从"那个女娃娃"到"文秀书记"的称呼变化
观众反馈
"看着黄文秀帮阿婆洗头那段,眼泪根本止不住"
"杨蓉完全演活了文秀书记,连桂柳方言都学得惟妙惟肖"
"这部剧让我们90后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
经典台词
"扶贫路上缺什么都不能缺信心。" ——黄文秀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片尾致敬词
总结
《大山的女儿》以朴实无华的叙事和细腻动人的演绎,真实再现了黄文秀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该剧不仅是一部扶贫题材作品,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坚守初心的时代奋斗者的赞歌。剧中没有刻意煽情,却通过日常细节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让观众看到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模样。黄文秀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