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泥土

故乡的泥土(2024)

状态:已完结 / 共32集 / 每集约45分钟
类型:农村 年代 剧情
导演:习辛
主演:马藜 / 张粟 / 刘佩琦 / 闫学晶 / 张龄心 / 更多
首播时间:2024-11-13

故乡的泥土-剧情简介

1977年的冬天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一生。春雪被迫中断学业嫁入金沙窝村,而深受打击的麦茬选择远走他乡。婚后的春雪在不幸的婚姻中挣扎,最终选择离婚自立。尽管在县城服装厂遭遇不公,但她没有放弃,回到家乡创办缝纫社,用一针一线编织新的希望。 多年后,学成归来的麦茬带着先进的烧砖技术返乡,与春雪不约而同地投身家乡建设。在他们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焕发新生,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岁月流转,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已步入中年,但改变家乡的初心未改。当传统产业面临转型时,春雪的儿子天明接过接力棒,带领村民回归土地,发展绿色种植,为山村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这段跨越数十年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坚守,也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观看地址:

同类型电视剧

推荐电视剧

故乡的泥土-详细介绍

《故乡的泥土》于2024年11月13日播出;由习辛执导,马藜 、 张粟主演,刘佩琦 、 闫学晶 、 张龄心 、 林傲霏 、 赵恒煊 、 刘钰瑶 、 王晓梅共同出演的一部32集农村、年代、剧情类型的国产剧。

《故乡的泥土》是一部跨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史诗剧,以青梅竹马的春雪和麦茬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展现了时代变革中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1977年冬,高考前夕的一场变故让春雪被迫嫁人,麦茬负气出走。二十年间,春雪从家暴受害者成长为村支书,麦茬从流浪青年转型为乡镇企业带头人。在新世纪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他们的下一代接过接力棒,带领村民回归土地本质。影片通过两代人的奋斗史,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

时代篇章

1977-1980:命运的转折

破碎的高考梦:恢复高考前夕,春雪因家庭变故而错失机会

暴力的婚姻牢笼:嫁给高石条后遭受家暴,展现传统农村女性困境

麦茬的出走:带着愤怒与失望离乡闯荡

1980-1990:奋斗的岁月

春雪的觉醒:离婚后创办缝纫社,成为首批乡镇企业女带头人

麦茬的回归:带着烧砖技术振兴村办砖窑

梁父的执着:老军人寻找部队的身份认同之路

1990-2000:辉煌与隐忧

示范村的荣耀:小山村成为省级经济发展标杆

情感的复苏:春雪与麦茬冰释前嫌

环境警讯:砖窑污染问题初现端倪

2000年后:转型新生

新一代的抉择:高天骄放弃城市生活回乡创业

绿色革命:从重污染产业转向生态农业

乡土回归:重新认识"泥土"的价值

人物图谱

第一代奋斗者

春雪(青年/中年)

从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到雷厉风行的女村官

创办缝纫社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

情感线索:婚姻创伤→独立自强→重获爱情

麦茬(青年/中年)

出走少年带着技术衣锦还乡

将传统砖窑改造为现代企业

情感线索:负气出走→事业赎罪→真情回归

梁传根

执着寻找部队身份的老军人

象征着老一辈对信仰的坚守

新一代开拓者

高天骄

大学生村官的代表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完成从"逃离乡土"到"回归根本"的思想转变

核心冲突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包办婚姻与女性独立意识的对抗

小农经济与乡镇企业的转型阵痛

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两难抉择

个人与时代的共振

高考恢复改变一代人命运

改革开放催生乡镇企业浪潮

生态文明引领产业转型

情感的纠葛与救赎

青春爱恋被时代洪流冲散

中年重逢时的愧疚与谅解

两代人价值观的和解

艺术特色

史诗叙事

时间跨度长达四十余年

通过一个村庄的变迁折射时代发展

两代人命运的传承与超越

乡土美学

真实还原北方农村风貌

泥土、砖窑、缝纫机等时代符号

方言台词增添地域特色

女性视角

重点刻画春雪从传统女性到村干部的蜕变

展现农村女性在改革中的独特贡献

母女两代女性领导者的传承

现实意义

农村改革缩影

再现乡镇企业崛起历程

反映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

精神传承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不忘根本的乡土情怀

生态启示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对土地资源的重新认识

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观众共鸣

该剧凭借真实感人的故事和厚重的时代质感引发广泛讨论。中老年观众在剧中找回集体记忆,年轻观众则通过剧情理解父辈的奋斗历程。春雪和麦茬的人物命运让无数观众动容,高天骄的创业故事也为当代年轻人提供启示。

总结

《故乡的泥土》以朴实厚重的笔触,在春雪、麦茬两代人的命运沉浮中,勾勒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壮阔图景。这部剧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展望。当高天骄带领村民重新捧起故乡的泥土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村庄的蜕变,更是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根本的坚守与回归。